艾莎齊柏斯汀(Elsa Zylberstein,1968/10/16)出生於巴黎,自小對舞蹈有濃厚興趣的她,曾接受過多年古典舞蹈的訓練,並繼而引領她踏入了戲劇表演這塊領域。她因在莫里斯皮亞拉(Maurice Pialat)的名作《梵谷傳》(Van Gogh)裡飾演與梵谷偷歡的妓女而聲名大噪,不但獲得了影評熱烈讚賞,更接連提名「Acteurs a l'Ecran」與凱撒獎最佳女演員大獎。
1994年與馬丁道格森合作的《米娜的故事》,堪稱艾莎齊柏斯汀生涯的重要轉捩點,在電影裡與荷曼波靈潔(Romane Bohringer)有精采對手戲的她,以深刻動人的演技精采地詮釋了女性面臨友誼與感情間的痛苦抉擇、並帶出屬於成長的孤獨悲苦,讓她再度獲得凱撒獎的最佳女主角提名。
外型秀麗的艾莎齊柏斯汀,向來多演出才貌兼具的都會新女性,並擅於詮釋女性敏感與複雜的細膩心思。2004年,她與好萊塢知名男星安迪賈西亞合作演出描述知名藝術大師畢卡索勁敵的電影《畢卡索與莫迪利亞》,精湛的表現讓人眼睛為之一亮,也打開了艾莎在英語系觀眾的知名度。
2008年,她與奧斯卡女星克莉斯汀史考特湯瑪斯所合演的《我一直深愛著你》入選為柏林影展競賽片,受到各界的好評,並獲邀為今年金馬國際影展觀摩影片。
1958年出生於法國杜奈(Douai),畢業於里爾音樂學院(Conservatory of Lille),賈克鮑那非雖然沒有俊帥的外貌,多年來卻憑著個人精湛的演技,於影壇上獲得了無數掌聲。賈克的演藝生涯始於劇場,洋溢的才華使他不論是在現代實驗戲劇或傳統三幕劇,都非常得心應手,所參與的每齣劇碼都是叫好又叫座。
1983年,賈克鮑那非因在高達的名作《芳名卡門》(Prenom Carmen)裡,演出一場在浴室自慰的戲碼而令眾人驚艷;自此之後賈克鮑那非就成了80年代法國「作者電影」裡最為熟悉的面孔,先後與菲利浦卡瑞(Philippe Garrel)、賈克杜瓦用(Jacques Doillon)以及亞倫科諾(Alain Corneau)等知名大師合作。
雖然參與了多部藝術性極高的「菁英電影」,但實際上賈克鮑那非最感興趣的,還是能將歡笑與感動傳遞給普羅大眾的通俗劇。曾在台北電影節獲得無數好評的《春色海灘》(Crustaces et coquillages)就是一例,賈克鮑那非在片中飾演一位有同志傾向的父親,以樸實卻深刻的演技,巧妙地呈現了現代人面對婚姻、愛情以及親子關係下的認同問題,幽默又發人省思的表演令人讚嘆。
1967年出生於法國厄爾(Eure),布魯諾帕祖路(Bruno Putzulu)原先夢想成為一名橄欖球選手,卻因為看了李小龍的電影大受感動,而決定成為一名演員。1990年,布魯諾進入了國立巴黎戲劇藝術學院(Conservatoire National d'Art Dramatique de Paris)就讀,接受了4年完整的古典戲劇訓練。
畢業後,他進入了知名的法蘭西喜劇院(Comedie-Francaise),並結識了同為劇團的男星菲利浦托海頓(Phillipe Torreton);在菲利浦的推薦下,布魯諾帕祖路獲得了演出電影《新鮮誘惑》(Fresh Bait)的機會,這部由前衛導演貝特杭塔維涅(Bertrand Tavernier)所執導的力作,不僅一舉奪下柏林影展金熊獎,更使布魯諾自此知名度大開。
1996年,布魯諾帕祖路因演出《Aveux de l'innocent, Les》而提名凱撒獎,不過卻鎩羽而歸;三年後他則憑著《愛情探戈》(Petits desordres amoureux)再次入圍,終於奪下個人生涯的首座獎項。
尚馬克莫度特(Jean-Marc Moutout)於1966年出生於法國馬賽(Marseille),畢業於比利時的「IAD藝術傳播學院」(Institut des Arts de Diffusion),早期曾跟隨義大利電影大師安東尼奧尼參與和文溫德斯合作的《雲上的日子》拍攝工作,奠定了紮實的基礎經驗。
1996年,尚馬克以個人的第二部短片《Everything Must Disappear》榮獲凱撒獎與英國奧斯卡(BAFTA)最佳短片提名,使他開始廣受矚目。2004年,他描寫職場急功近利與道德腐壞的首部劇情長片《Work Hard, Play Hard》,展現了尚馬克莫度特精準與犀利的社會批判功力,更接連了榮獲了法國凱撒獎與盧卡諾影展最佳影片的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