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寶萊塢的演員、節目主持人、製片,有“寶萊塢之王”(King Of Bollywood)的稱號。1988年出演電視劇開始他的演藝事業,1992年到印度的電影重鎮孟買拍攝第一部電影《Deewana》,自此展開其不凡的電影事業,1993年以一部《BAAZIGAR》榮登影帝寶座,1995年的愛情電影《DILWALE DULHANIA LE JAYENGE》將他的事業推上高峰,從影至今獲獎無數,他的影迷並不局限於印度,東亞各國、南非、英國、法國、歐美皆有影迷的存在,2004年入選時代雜誌的亞洲英雄榜,英國杜沙夫人蠟像館(Madame Tussauds)和法國巴黎格雷萬蠟像館(Grevin Museum)相繼塑立他的蠟像。
沙魯克·罕的父親Meer Taj Mohammed來自巴基斯坦(Pakistan)白沙瓦(Peshawar),溫文儒雅身型高大灰眼棕髮典型帕坦人(Pathan)的外型,擁有文學碩士與法學士的學位,通曉6種語言是位自由鬥士,1981年因為癌症過逝。他的母親Fatima在海德拉巴(Hyderabad)出生長大,在牛津大學唸書是首批受到高等教育的穆斯林婦女,曾是處理青少年犯罪問題的行政官員,1991年也因癌症病逝。沙魯克·罕上有一位大他6歲的姐姐Shehnaz是位心理學碩士曾在印度甘地纪念館任職。
罕聰明而頑皮常常因為搗蛋而受到處罰,雖然如此學業成績依舊亮眼,中學就讀St. Columba's,由於體育、學業各方面表現優異而獲頒榮譽劍,1985-1988年在Hansraj College就讀拿到經濟學學位,之後在Millia Islamia攻讀大眾傳播碩士。
19歲時在俱樂部的晚會中認識現在的妻子葛莉(Gauri),兩人的交往因為罕穆斯林的身份(Gauri是印度教)以及演員工作不穩定的關係遭到葛莉(Gauri)父母的強烈反對甚而以死威脅,幾經波折終於在1991年10月25日結婚,婚後兩人移居孟買開始罕的電影事業,兩人育有一子亞利安(Aryan)(1997.11.12)一女蘇哈娜(Suhana)(2000.05.23)。
1999年罕與好友茱希(Juhi Chawla,寶萊塢女演員)、導演Aziz Mirza合作成立電影公司Dreamz Unlimited製作第一部作品《Phir Bhi Dil Hai Hindustani》,可惜票房失利,2001年拍攝的第二部作品《Asoka》票房依舊不盡理想,直到第三部製作《Chalte Chalte 》票房才大有展獲。2004年罕自行成立的公司Red Chillies Entertainment拍攝第一部電影《寶萊塢之不可能的任務》(Main Hoon Na)在票房上就拿到好成績,接下來的奇幻電影《Paheli》票房卻失利,然而2007年的《Om Shanti Om》大受歡迎,佔據當年度票房之冠(第三名是罕的另一部電影《Chak De India》)。在電影界具領導地位的罕,2008年跨足其熱愛的體育,投資板球隊"Kolkata騎士隊"(Kolkata Knight Riders)擴展了其事業版圖。
伊凡·卡漢(Irrfan Khan,1967/01/07)出生於印度齋浦爾的穆斯林家庭,父親經營輪胎生意。1984年畢業於新德里國家戲劇學院後,他搬到孟買實踐演員夢,接下不少電視劇,《早安孟買》(1988)是他參演的第一部電影,不過最後他的戲份全被剪光,令他相當沮喪。之後又接演一些未能讓他成功在影視圈受到注目的作品,失落感讓他徘徊在離開演藝圈邊緣,直到《戰神歸來》(2001)為他黯淡的演藝事業灑下一線曙光。
《戰神歸來》放映於各大國際影展,將伊凡卡漢首度帶上國際舞台。而主演【馬克白】融合《教父》的《孟買教父馬克白》(2003)廣獲好評,讓他成為印度觀眾的銀幕偶像。接著他推出入圍獨立精神獎最佳男配角的《同名之人》(2006),和塔布從《孟買教父馬克白》的情人當到這部電影裡移民美國的印度夫婦,是他最早為美國觀眾所熟知並打開好萊塢大門的作品。
在異鄉耕耘演藝事業方面,伊凡卡漢是《紐約我愛你》(2008)其中一個單元的鑽石銷售員,與準新娘娜塔莉波曼從買賣的討價還價過程中,帶出不同文化信仰與習俗的深刻交流。而台灣觀眾最為熟悉的《貧民百萬富翁》(2008)有他扮演審問戴夫帕托的警局督察,還有因為兒子喜歡而接演的《蜘蛛人:驚奇再起》(2012)。他也是《少年PI的奇幻漂流》(2012)的成年PI、《侏羅紀世界》(2015)的樂園創辦人,以及《地獄》(2016)中命令手下刺殺蘭登教授的秘密組織首領。
回到家鄉,伊凡卡漢以榮獲亞太影展最佳劇本獎的《美味情書》(2013)在亞洲電影大獎上稱帝。另一部稱帝之作則是本週在台上映的《人生起跑線》(2017),該片在有「印度奧斯卡」之稱的印度電影觀眾獎(Filmfare Awards)上斬獲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兩項大獎,講述全球共通的問題- 教育與階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