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馬巴夫」家族:電影史上的異數,也是一頁未完的傳奇,這姓氏不但享譽伊朗,更揚名國際。1996年,身兼作家和電影創作者(製片、編劇、導演、剪接…)、創下超過1000次國際影展參展紀錄,更是國際各大電影節常勝軍的穆森‧馬克馬巴夫(Mohsen Makhmalbaf),有感於伊朗電影教育貧乏,創辦「馬克馬巴夫電影之家」(Makhmalbaf Film House),從事電影教學工作,學生在這不只學習電影理論,同時也實地進行電影拍攝。
穆森不僅作育無數伊朗熱愛電影的學子,子女們也繼承了父親優異的電影天份,在「馬克馬巴夫電影之家」中日益成長茁壯。起初穆森讓子女擔任副導、攝影師等角色,期許他們能依自己的觀點實現創作意念,製作充滿生命力的作品,從小耳濡目染,加上紮實的訓練,家族成員漸漸發展出富有個人風格的電影作品,影史上極具傳奇色彩的「電影世家」於焉誕生。
穆森的大女兒莎米拉‧馬克馬巴夫(Samria Makhmalbaf),17歲時便以個人第一部劇情長片《蘋果》(The Apple)入選坎城影展正式競賽,創下坎城影展史上最年輕的入圍導演紀錄,該片之後陸續獲得超過100個國際影展、電影節的邀約。2000年,莎米拉的第二部劇情長片《老師的黑板》(The Blackboard)再度入選坎城影展競賽片,最後抱回評審團大獎。2003年,莎米拉推出第三部劇情長片《少女總統》(At Five in the Afternoon),本片是莎米拉第一次到阿富汗進行拍片工作,三度入選坎城影展競賽片,再次獲得評審團大獎。2004年,莎米拉被英國衛報(Guardian)選為當代40位最佳導演之一。2007年,莎米拉再次前往阿富汗拍攝《背馬鞍的男孩》(Two-Legged Horse),在過程中慘遭恐怖攻擊,導致6人重傷,儘管如此,她在影片完成前都沒離開阿富汗,尖銳的議題果然撼動世界影壇。
本片導演漢娜‧馬克馬巴夫(Hana Makhmalbaf)是穆森最小的女兒,從小夢想成為一位畫家,但她發現偉大的畫家在成就一項畫作時,都必須承受巨大的孤寂,相較之下,電影就熱鬧有趣多了,於是她國小就休學,跟姐姐莎米拉(同一時間自國中休學)一起在父親的電影學校裡學習,參與家族電影拍攝,擔任攝影師、劇本撰寫與助理導演等工作,自此再也離不開電影。漢娜曾說生活在伊朗社會,必須承受許多來自意識形態、政治與社會的莫名壓力,於是她養成以書寫來釋放壓力的習慣,電影的靈感也應運而生。
延續馬克馬巴夫家族的優良電影血脈,漢娜跟姊姊莎米拉一樣,在17歲那年便完成了第一部劇情長片-《迢迢上學路》,在此之前,她曾以個人首部紀錄長片《Joy of Madness》拿下威尼斯影展Lina Mangiacapre大獎,這部紀錄片是紀錄姐姐莎米拉拍攝第三部作品《少女總統》的姐妹作,真實呈現美國入侵阿富汗時,首都喀布爾裡女性的處境。馬克馬巴夫家族向來認為電影是反映現實社會的「鏡子」,而非一扇逃離真實世界的「窗子」,電影皆取材自現實生活,希望電影工作者能將自己的人生經驗融入其中,讓對話和反應自然發生以貼近真實,將大眾平日無法覺察、埋藏在社會各角落裡的陰暗幽微,藉由電影傳達給全世界。
父親穆森歷年來都像個吉普塞人,居無定所地從事電影拍攝,只為躲避嚴格的電影審查制度,姐姐莎米拉曾在阿富汗拍攝時遭遇恐怖攻擊,差點喪命,無論在伊朗或阿富汗,「搞」電影絕不是份平凡簡單的工作。在父親的片場長大,漢娜七歲出演父親的電影,八歲的短片處女作便入圍盧卡諾影展,14歲時拍的紀錄片也入圍威尼斯影展,《迢迢上學路》更一舉拿下17個國際大獎,當別人還在少年徬徨,她早已征服世界影壇。漢娜看了上千個小朋友才找到心目中純真且惹人憐愛的芭緹,電影充分展現了和父親一樣如詩的特質與伊朗優秀的動人寫實傳統。跟姐姐感情相當深厚的漢娜曾說,也許有一天,她跟姐姐都會卸下電影工作,努力過平凡人的生活,因為她漸漸體會到,所謂的電影工作者並非指知道如何去拍攝好電影的人,而是不知該怎樣像大家一樣活著的人。儘管如此,我們都已看到一位作品蘊含動人力量且深具社會意識的影壇新星,在國際影壇上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