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介紹奇士勞斯基 伊蓮雅各 尚路易坦帝尼昂 尚皮耶羅利

奇斯洛夫斯基出生在波蘭的華沙,在幾個小城鎮中長大。十六歲時,他進入一所消防員培訓學校,但三個月後退學。隨後,沒有任何的職業目標的奇斯洛夫斯基靠着關係進入了一所學院學習戲劇技巧。他決定成為一名戲劇導演,但在當時,並沒有為戲劇導演的專門培訓,所以他選擇了學習電影作為中間的踏板。

離開學校後奇斯洛夫斯基作了一名戲劇裁縫,他申請進入了當時的先鋒藝術家創立的羅茲(Łódź)電影學校修導演課程,但兩次都落選了。為了逃避當時的強制性兵役,他暫時地成為了一名美術系學生,並且暴飲暴食,企圖使自己的身體不適合兵役的要求,在逃過了強制性兵役選拔的數月後,奇斯洛夫斯基通過第三次的申請,進入了羅茲(Łódź)電影學校。

在1964至1968年奇斯洛夫斯基進入羅茲(Łódź)電影學校期間,政府給了學校相對較高的藝術自由。奇斯洛夫斯基很快就失去了他對戲劇的興趣,決定製作紀錄片。


奇斯洛夫斯基早年的記錄片關注於城市居民、工人、士兵的日常生活,儘管他不是一個公開的政治電影攝製者,但他很快發現,試圖精確地描寫波蘭人民的生活使他與政府間產生了矛盾。他的電視影片,關於1971年什切青(波蘭港市)罷工事件的《工人的七一年》(Workers′71),只播放了經過徹底審查的部分。

在拍攝完《工人的七一年》之後,奇斯洛夫斯基在他的電影《履歷》(Curriculum Vitae) 中將他的目光轉向了政府本身,這部電影將一個政治局會議的記錄片與一個關於官方詳細審查一男子的虛構故事相結合。儘管奇斯洛夫斯基相信這部電影傳遞的信息是反對獨裁,但他仍被同行們所責備說他與政府合作。

奇斯洛夫斯基後來說他放棄拍攝紀錄片基於兩個原因:對影片《工人的七一年》的審查使他懷疑在獨裁的政體下,能否真正的敘述事實,以及在拍攝《車站》(Station、1980)時的一件事情,他的一些膠片險些被用作一起案件的證據。他認為小說不僅可以有更多的藝術自由,也可以更真實地描繪每天發生的事。

奇斯洛夫斯基的第一部紀錄片電影, 電視影片《職員》(Personnel、1975)在曼海姆電影節奪得了他的第一個獎。包括《職員》和他的下一部電影《生命的烙印》(The Scar)都是社會現實主義的作品,角色非常多: 《職員》描寫的是一個製作舞台戲劇產品的技師,這是基於奇斯洛夫斯基早年學校學習的經驗,《生命的烙印》展示了 在計劃經濟中一個小鎮的巨變。 這些電影有着記錄片的風格,並且都是由非專業的演員演出的。與他的早期作品一樣,它們描述了在不良體制重壓下的日常生活,但是沒有加以明確的評論。

《影迷》(Camera Buff、1979)(莫斯科國際電影節金獎)與《盲目的機遇》(Blind Chance、1981)延續了相同的路線,但是更加關注了個人的倫理的選擇,而不是整個社會的。在這一時期,奇斯洛夫斯基作為loose movement的一部分,與同時代的波蘭導演一起,包括Janusz Kijowski,安傑伊·瓦依達(Andrzej Wajda)和安吉妮斯卡·賀蘭(Agnieszka Holland),他們的作品被稱為道德焦慮電影。

《盲打誤撞》(1981),講述一名醫科學生剛死去父親,受父親臨終遺言影響,決意乘火車到華沙一趟。片中描述三個截然不同的結局:一、趕上火車,遇上共產黨員,並加入了共產黨;二、趕不到火車,與車站保安打架被囚,獄中結織了異見人士,成了反政府分子;三、趕不到火車,繼續學業,結婚生子,成為醫生,決意避開政治。影片探討命運是註定還是個人意志的延伸,同類題材也一直出現在其他作品之中。影片表達了在極權的國度,不同的選擇都很諷刺地達致不幸的結局,未能通過審查,直到1987年才能上映。

《永無休止》(No End、1984)可能是奇斯洛夫斯基最具政治傾向的電影,用一個律師死後的幽靈和他的寡婦的視角,描寫了波蘭戒嚴期間政治審判。影片嚴厲的批評了政府及政府的反對者。從《永無休止》開始,奇斯洛夫斯基導演生涯中出現了兩個緊密的合作者:劇作家克日什托夫·皮斯維茲(Krzysztof Piesiewicz)和作曲家澤貝紐·普瑞斯納(Zbigniew Preisner)。皮斯維茲是一位辯護律師,奇斯洛夫斯基在為創作《永無休止》調查政治審判時遇了他(《永無休止》本打算作為一部記錄片),他與奇斯洛夫斯基合作寫作了隨後的所有電影。普瑞斯納提供了《永無休止》的音樂創作和其隨後的絕大多數電影,還為電影虛構了一為名叫Van den Budenmayer的中古作曲家。

《十誡》(The Decalogue,1988),一個包含十部短片的系列劇,每一部都基於十誡中的一條戒律,並將故事安排在了當代的華沙,這一系列劇是為波蘭電視創作的,直到多年後都很少在其他地方看到,但到現在,它仍然是一部飽受爭議的電影。奇斯洛夫斯基後將其中的兩個部分擴展成了長篇電影,《殺誡》(A Short Film About Killing)和《情誡》(A Short Film About Love)。

[編輯] 國外作品
奇斯洛夫斯基的最後四部電影全部是與他國合作的作品,主要由法國得製作人Marin Karmitz投資。這些電影關注於道德與精神哲學上問題,類似於《十誡》和《盲打誤撞》,但更加抽象,更少的演員,更多的內在情節和更少對公眾的興趣。在這些電影中,波蘭更像是通過一個歐洲外來者的眼睛描繪的。這四部作品是他在商業上最成功的作品,遠遠超過了他的其他作品。

其中第一部作品為《維羅尼卡的雙重生命》(The Double Life of Véronique、1990),使得伊蓮·雅各一舉成名。而後的《三色》三部曲(《三色之藍》、《三色之白》、《三色之紅》),使他繼《十誡》後最精彩的電影,也是他在國際上的第一次商業成功。

[編輯] 逝世及遺產
1996年3月13日,奇斯洛夫斯基死於一次心臟病突發後的開心手術過程中,其後葬在華沙的Powazki公墓,非常接近圍牆的一處地方。陵墓上有一尊以黑色大理石造成的小雕塑,坐落在一個一米多高的底座上,形狀為由兩隻手比出一個矩形框的攝影師典型的手勢,而下面亦刻有奇斯洛夫斯基的名字和年代。。

在他死後多年,奇斯洛夫斯基仍是歐洲最有影響的導演之一,他的作品在全球各地大學的電影課上所學習,1993年書籍《奇斯洛夫斯基論奇斯洛夫斯基》(Kieślowski on Kieślowski),根據Danusia Stok的採訪,奇斯洛夫斯基用他自己的語言描繪了他的生活和作品,還有一部描寫他的傳記電影《奇斯洛夫斯基-如是說》(Krzysztof Kieślowski: I'm So-So、1995年),由Krzysztof Wierzbicki執導。

儘管他曾宣稱在拍攝完《三色》後退休,但直到他逝世的時候,奇斯洛夫斯基還在與Piesiewicz一同創作新的三部曲《天堂》、《地獄》及《煉獄》,這一三部曲是由但丁的《神曲》(La commedia)獲得的靈感。唯一完成的部分《天堂》由Tom Tykwer執導,在2002年的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上放映。

尚路易坦帝尼昂
現齡八十二歲的尚路易坦帝尼昂(Jean-Louis Trintignant)是法國備受敬重的資深男星,也是法國電影新浪潮時期的重要演員。1968年,他因演出法國新小說派先驅霍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所編導的電影《撒謊之男》L'homme Qui Ment榮登柏林影帝,次年更以希臘裔法籍導演柯斯達加華斯(Costa-Gavras)所執導的政治驚悚片《大風暴》Z榮登坎城影帝。該片並打破影史紀錄,首度雙料提名奧斯卡最佳影片及最佳外語片。
 
坦帝尼昂出生於法國沃克呂茲省,是企業家之子、生活優渥。他於二十歲時遠赴巴黎學習戲劇,並於1951年首演,即被視為二戰後最具天賦的演員。1955年他拍了第一部電影,卻是和「性感小野貓」碧姬芭杜(Brigitte Bardot)一起演出由她當時老公導演羅傑華汀(Roger Vadim)所執導的異色電影《上帝創造女人》God Created Woman,自此一炮而紅。
 
在結束阿爾及利亞的兵役後,1966年坦帝尼昂重返影壇、以克勞德雷路的《男歡女愛》A Man and a Woman成功復出。該片奪下當年坎城影展金棕櫚獎,以及次年的英國影藝學院及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成功將法國藝術電影一舉推向國際,也讓坦帝尼昂從此幾乎成為法國電影的國際代言人,也成為許多大導演渴望合作的對象。
 
坦帝尼昂曾陸續和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等許多義大利名導合作過,也演過楚浮(Francois Truffaut)的最後一部電影《情殺案中案》Confidentially Yours;最後則於1994年在演出波蘭電影大師奇士勞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的「三色電影」完結篇《紅色情深》Three Colors: Red後幾乎息影,直到2009年奧地利大師麥可漢內克(Michael Haneke)捧著為他量身訂作的《愛‧慕》劇本找上他,也為他奪下了人生第一座歐洲電影獎最佳男主角。  
尚皮耶羅利

演出的作品:

家暴情迷 I Killed for You(2012)
水色危機 Troubled Waters(2004)
當男人看上男人 Une Affair de Goutl/aka:A Matter of Taste(2000)
紅色情深 Three Colors: Red(1994)

代表作

u2 mtv logo

copyright © 2016 U2 電影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製作:橙億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