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墨瑞(Bill Murray,1950年9月21日)在90年代中期可是票房保證王,不論愛情喜劇還是嚴肅劇情,對他來說想必都不是問題。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憑著獨樹一格的喜感,以及精準到位的搞笑演技,成為好萊塢知名冷面笑匠,在喜劇領域擁有極高成就,由他演出的多部作品都創下票房佳績,深受觀眾喜愛。他在中學畢業後,曾赴丹佛的瑞吉斯大學就讀醫學預科,但是中途退學。他跟隨兄長進入演藝圈,早期在當地的廣播節目中表演;之後加入美國知名綜藝節目《週末夜現場》,為他奪得第一座艾美獎榮耀。
1979年演出首部電影《瘋狂夏令營》(Meatballs),飾演古怪指導員,奠定喜劇演技基礎。緊接著在《怪胎記者》(Where The Buffalo Roam)、《瘋狂高爾夫》(Caddy Shack)、《天高地不厚》(Stripes)等片發揮搞笑長才。而1982年的《窈窕淑男》(Tootsie),以及1984年的《魔鬼剋星》(Ghostbusters),更因為超高票房,奠定他一線喜劇演員的地位,而他更以《魔鬼剋星》一片,榮獲金球獎最佳音樂及喜劇類電影的最佳男主角獎提名。
1993年他主演電影《今天暫時停止》(Groundhog Day),詼諧又發人省思的情節,讓該片超級賣座,也讓他的演藝事業更上一層樓。1998年演出電影《都是愛情惹的禍》(Rushmore),更獲得影評人一致讚譽,囊括國家電影協會、紐約影評人協會、洛杉磯影評人協會,以及獨立精神獎最佳男配角獎,並入圍金球獎最佳音樂及喜劇類電影最佳男配角獎。
他在2003年演出蘇菲亞科波拉(Sofia Coppola)執導的電影《愛情不用翻譯》(Lost in Translation),成功演繹中年男子的孤獨與惆悵,表現十分精采,也讓他勇奪金球獎最佳音樂及喜劇類電影最佳男主角獎、英國影藝學院獎最佳男主角獎,並還入圍奧斯卡金像獎、美國演員工會獎等最佳男主角獎,成為他最具代表性的電影作品之一。之後他不斷在喜劇電影中展現過人幽默感,其他作品還包括《黑暗之光首部曲:微光城市》(City of Ember)、《特務行不行》(Get Smart)、《霹靂嬌娃》(CharlieCharlies Angels)、《愛情,不用尋找》(Broken Flowers)、《大尋寶家》(The Monuments Men)、《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The Grand Budapest Hotel)等片。
丹·艾克洛德(Dan Aykroyd,1952年7月1日)是一位加拿大裔美國演員、劇作家與音樂家,同時也是一位幽浮專家。曾經獲得艾美獎。
導演兼製片伊凡萊特曼四歲那年從捷克跟著家人移民到加拿大,他在大學主修音樂,但是他的興趣很快就轉移到電影和戲劇。他一畢業就立刻投入電影製作,他在加拿大參與一部電影和一個電視節目的製作以後就搬到紐約,製作賣座的百老匯劇《魔術秀》,他接下來則製作賣座的外百老匯喜劇《The National Lampoon Show》,他首次把喜劇泰斗約翰貝魯西、比爾墨瑞和哈洛雷米斯湊在一起。他隨後回到百老匯自導自製音樂劇《梅林》,並以該劇獲得東尼獎最佳導演及製作人獎提名。他後來則和National Lampoon的成員合作,執導爆紅的《動物屋》一片,他接著回加拿大執導《瘋狂夏令營》一片,該片至今仍然是加拿大最賣座的電影之一。
他接著執導一連串賣座喜劇片,包括《烏龍大頭兵》和《魔鬼剋星》系列電影,他後來執導的作品還有凱文克萊和雪歌妮薇佛主演的《冒牌總統》;勞勃瑞福和黛博拉溫格主演的《法網神鷹》;哈里遜福特和安海契主演的《六天七夜》;大衛杜契尼和茱莉安摩爾主演的《進化特區》;以及幾部動作英雄阿諾史瓦辛格嘗試演喜劇的作品《龍兄鼠弟》、《魔鬼二世》以及《魔鬼孩子王》。他的作品還有《我的超人女友》以及《不可能的拍檔》。
他身為製片的作品更多,其中的代表作包括《我家也有貝多芬》和《我家也有貝多芬2》、《紐約鳥王》等片。他擔任製片或執行製片的近作則有《拖車公園男孩2》、《色.誘》、《型男飛行日誌》、《畢業生行不行》、《麻吉伴郎》、《不請自來》、《狗狗旅館》、《恐怖社區》、《歐洲派》、《重返校園》等片。他分別於1979年和1989年以《動物屋》和《龍兄鼠弟》獲得民選獎大獎,他並於1994年成為《浮華雜誌》第三名擁有「億萬導演」專題報導的報導。他執導的《動物屋》和《魔鬼剋星》於2000年被美國電影協會選為二十世紀其中兩部最好笑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