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倫米蘭(Helen Mirren,1945/7/26)因在《黛妃與女皇》飾演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贏得奧斯卡獎、金球獎、英國影藝學院獎和螢幕演員公會獎。在迷你影集《伊莉莎白一世》中飾演伊莉莎白一世,則為她贏得艾美獎、金球獎和螢幕演員公會獎。2011年,海倫米蘭演出約翰麥登執導的《特務謎雲》,及羅文約菲自編自導的《布萊登棒棒糖》。
海倫米蘭演過各式各樣的電影,近作包括HBO自製電影《菲爾史佩克特傳奇》,跟艾爾帕西諾合演、《阿舍正傳》、金球獎提名片《超危險特工》、《暴風雨》、以及使她獲得奧斯卡獎和金球獎提名的《為愛起程》。她也因《瘋狂喬治王》及《謎霧莊園》獲得奧斯卡獎提名。
澳大利亞導演彼得-威爾不管是在澳大利亞還是在好萊塢,都被公認為是最具魅力的實力派導演之一。他擅于拍攝一些傷感、情節複雜的戲劇片,反映那些身處社會變革大潮之中,或者是遭到突變時,男人心靈深處的掙扎。彼得--威爾許多著名的影片甚至捧紅了哈里森-福特(Harrison Ford)、梅爾-吉布森(Mel Gibson),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和金-凱瑞(Jim Carrey),使他們跨入了著名演員的行列。而這也進一步確立了他最擅長刻畫男人內心世界的導演地位。
威爾1944年8月21日出生於悉尼,父親是一位房地產經紀人。他也曾嘗試過他父親的行當,不久便踏上了歐洲之旅。回到澳洲以後,他在聯邦電影組(Commonwealth Film Unit)找到了一份工作,正是在這裡他學會了拍攝記錄片和教育片。1971年,威爾執導了他的處女作《Three to Go》,但是影片並沒有受到觀眾和影評家的關注。
1974年,他又拍攝了他的第二部影片《吃掉巴黎的車》(The Cars That Ate Paris),這部灰色調的喜劇/驚悚片引起了人們普遍的關注。隨後一年他又推出了他的第三部影片,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懸岩上的野餐》(Picnic at Hanging Rock),這部影片為他帶來了更大的成功。影片講述了幾個女中學生在澳大利亞內陸深處失蹤的故事,這部超現實主義的影片贏得了一致的好評,並成為風靡一時的經典之作。
1981年的《加里波底》(Gallipoli)使威爾首次斐聲國際影壇,也為他贏得了澳大利亞電影協會(Australian Film Institute)最佳導演獎。當時尚名不見經傳的梅爾-吉布森(Mel Gibson)在片中飾演兩個開赴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線作戰的朋友之一,該片受到了國際影評家們的一致讚譽,也確立了威爾在國際影壇的地位。第二年,他推出了影片《災難歲月》(The Year of Living Dangerously),並再次請吉布森擔綱主演。《災難歲月》以1965年印尼蘇加諾(Sukarno) 統治集團被推翻時期發生的一段浪漫戀情為背景,影片參加了戛納電影節的角逐。對威爾來說,該片也為他帶來了商業上的巨大成功。
1985年威爾攜《證人》(Witness)登陸美國。《證人》講述了一名受傷的費城員警(哈里森-福特主演,Harrison Ford)在一個阿們宗派家庭裡療傷期間,親眼目睹的文化衝突的故事。影片向人們展示了哈里森除了能在那些高成本製作的動作片中一展風采,也有能力演好其它角色;威爾也因為此片而首次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的提名。隨後威爾再次與哈里森合作,1986年推出了《蚊子海岸》(The Mosquito Coast),該片系根據保羅-索魯(Paul Theroux)的小說改編而成,但沒有前一部影片叫座。
1989年,威爾以《死亡詩社》(Dead Poets Society)再次重拳出擊。正如《證人》讓哈里森-福特再展雄風一樣,《死亡詩社》也讓該片的主演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迅速竄紅,並讓威爾再次獲得奧斯卡提名,以及法國愷撒獎最佳外語片的獎項,該片也是反映青少年心理問題影片的代表作。隨後,威爾又執導了另一部影片《綠卡》(Green Card),進行了另一種風格的探索。該片為威爾贏得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的提名,但是人們普遍認為該片情節稍嫌繁瑣且內容偏題,最多隻能算是一部鬧劇。
1993年威爾推出的《無畏》(Fearless)被證明是一部失敗之作,片中傑夫-布裡奇斯(Jeff Bridges) 扮演一位空難倖存者,他一直試圖擺脫內心恐懼,過上正常的生活。 1998年,威爾執導了《楚門的世界》(The Truman Show),在這部影片中金-凱瑞首次擔綱主演,渾然不覺中他成了一部肥皂劇的主角,他的生活被電視臺轉播,而這一切實際上都是人為安排的。這部黑色幽默的超現實主義影片向人們展示了我們周圍的這個世界正被媒體侵蝕著。影片受到了影評界和觀眾的一致好評,威爾也因此片而第三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的提名,並獲得許多其它榮譽。